《國學時報》第十七集:「吳均的才」
2018年10月02日 17:45:29 來源:國學時報
國學資訊:
1.23位外國青年首批獲選學習重慶巴南“非遺”課程
2.福建首個隕石館揭幕 展示900塊“來自星星的你”
木洞山歌、接龍吹打、魚洞亂針繡,重慶巴南3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眾多優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近年來,巴南區對非物質文化遺產既大力保護,又創造性傳承,目前已有2個項目成為國家級非遺,11個項目成為市級非遺,56個項目成為區級非遺。
國學人物:吳均
吳均,字叔庠,生於469年,於521年去世,南朝梁文學家、史學家,在吳興故鄣出生,也就是今天的浙江安吉人。吳均出身貧寒,雖然他時常為生計而苦惱,但很有骨氣,性格耿直,他勤奮好學又有俊才。南朝史學家及文學家沈約自己也是才華洋溢的,但他見到吳均的文章,都倍加稱賞,足見吳均的才華也不下於沈約。梁天監二年,吳興太守柳惲召吳均為主簿,又常常引與賦詩。建安王蕭偉趨賢重士,他得悉吳均的才華超脫之後,召吳均為記室,掌文翰。蕭偉後來遷官江州,補吳均為國侍郎,兼府城局。後來柳惲又轉薦吳均于梁武帝,梁武帝是一個經常招聚文人學士,以賦詩為樂的人。梁武帝召吳均賦詩,看完之後深為賞識,馬上給吳均任命為侍詔,累升至「奉朝請」,「奉朝請」是一個名銜,是朝廷贈予的殊寵,被賞封為「奉朝請」的文人可以定期參加参加朝會。
國學常識:九品中正制
漢代的時候,士人要進入官場,就要透過察舉制下獲得選拔,發展至後期的時候,因為士人都名不副實,負責選拔的人開始互相勾結,用人唯親,以現代的術語來說就是開始出現小圈子,開始有人貪污,真正的人才如果沒有利益給這些選拔官,他們基本上就沒法跨過進入官府的門檻,這種制度加劇了階級矛盾。地主和知識分子渴求參與政治活動,也苦無門路,因此,到曹魏時候,就改為採用九品中正制。
熱門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我來說兩句
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