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中江:乡村花遍开——探寻中江乡村振兴发展密码

2021年11月05日 11:08:04 來源:香港国际卫视四川频道

(本台讯:香港国际卫视记者 刘燊 肖开丰 梁潼)中江是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县,过去五年,面对艰巨复杂的脱贫任务,毅然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智,打了一场艰苦卓绝的翻身仗,如期实现36213户84177人高质量脱贫,取得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中江在全面开启乡村振兴之际,一些发展症结也呈现在大家面前:中江作为劳务输出大县,常年在外务工人员超过49万人,人才不足是其一;“大而弱”是中江的现实写照,“人口多、底子薄、不平衡、欠发达”的客观现状还未根本改变,动力不足是其二;经过多年脱贫攻坚奋战,部分干部产生歇歇脚的懈怠情绪和厌倦心理,重视不够是其三。

为切实下好习近平总书记布置的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中江县紧密围绕中国共产党中江县第十四次代表大会精神,统筹推进“六大实践路径”,以乡村振兴为重点,狠抓农业农村现代化。同时,德阳市委常委、中江县委书记苏刚向全县上下发出了“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向以城市、工业和乡村振兴统揽全局转变”的号召。通过分季度召开乡村振兴现场会的方式,对30个乡镇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等“五大振兴”方面进行现场观摩、当场晒单,掀起比学赶超、争先创优的热潮。从而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动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跨越,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书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中江好篇章。

 

扣住“产业”核心

——乡村形成自我造血能力的关键所在

核心提示:乡村要振兴,产业振兴是源头、是核心。中江各乡镇因地制宜,从政策、市场、产业基础、人才等多方面考虑和筛选出适合本地发展的主导产业。同时,积极引入外地资本和技术,完善新机制、衍生新业态,注重现代与传统相结合,促进产业科学高效发展壮大。截至今年8月,全县共复垦撂荒地20600亩,家庭农场借势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2017年10月,通过成都农交所德阳分所引进浙江业主到永丰乡谭受村发展柑橘产业,经过几年发展面积已达1760亩。主要品种有爱媛38、日本甘平、金秋砂糖橘、明日见等。“6社、10社、11社、12社山坡上都遍布有产业,土地按照三类等级承包,动员开垦荒山荒地750余亩,既减少了撂荒土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发展了产业,增加农户收入。”业主朱加甫说道。
“产业壮大了,我们本地老百姓也受益,我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很满足!”该村村民林丽华激动地说道。根据她的估算,在产业园里务工,今年能增收近2万元。
据了解,该村采取“专合社+农户+村集体”的三方利益联结机制,业主创业初期农户减免土地租金,减轻业主创业资金压力;农户以土地入股方式参与,项目前期农户获租金收益,项目中务工获务工收益,项目产生效益后,农户按收益的6%结合土地入股的面积比例进行分红;村集体按收益的2%进行分红。“目前该村农户年土地租金收益共计10万余元,农户务工收益26万元,同时开垦撂荒地增加了200余亩土地,收益归村集体所有,进一步壮大了村集体经济。”永丰乡组宣统委员赵佳介绍道。
联合镇雄狮村在发展产业过程中,充分激发撂荒地效能,该村流转的400亩土地中,撂荒地达157亩,采用业主开垦,农户免收两年租金的方式,让撂荒地变为良田。目前,园区成片种植食用莲藕400余亩,由中江珊珊家庭农场承包经营,主要从武汉引进优良品种鄂莲九号(早熟)、白玉2017-6(中熟)、大白胖(晚熟),采用稻田浅水高产栽培,高压水枪冲摘技术错峰采收,亩产1500-1800公斤,年总产值达200万元以上。“园区年亩均用工30个,年总用工达12000个,按50元/个工测算,年增加当地农民务工收入60余万元。”联合镇党委书记邓和平说。

强化“人才”驱动

——乡村发展不断涌现新思维新方法

核心提示: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在人才,有了人才就会有更多新思想、新方法,驱动乡村发展。近年来,中江通过盘活在地人才队伍,提升“土专家”、“田秀才”、在地村民等队伍实力,同时注重培养新型职业农民人才队伍,并根据乡村产业发展所需,引进高端人才队伍,以扎实举措为乡村振兴发展持续做出贡献。近五年,中江共计9200余人选择回归故土、反哺家乡,为乡村振兴赋能。
“中江人能吃苦,许多人出去干得好,成了企业家,我们就想争取他们返乡创业,反哺家乡。”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此,近年来,中江县出台鼓励土地流转、担保贷款等一系列创业扶持政策,引才回乡。
在太安镇太安村,村主任沈德军最近一口气订购了2000张蚕种。2018年9月,沈德军在当地成立了四川太丝蚕业有限公司,流转3200多亩土地,发展现代蚕业。“我们一年可养蚕8-10季,比散养户多5-6季。”沈德军的基地还带动了400多名贫困户务工。下一步,他准备通过返租倒包形式,把集中共育的小蚕发给农户喂养。
同样发挥人才引领作用的,还有会龙镇。2018年底,会龙镇把青杠村赵家三兄弟 “请”回来了。在大家眼中,这三兄弟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们的丝绸面料加工销售企业遍布江苏、浙江、广东、云南等地。回到青杠村后,他们成立了本土养蚕企业四川键博蚕业有限公司,流转承包了3500多亩土地,其中包括1200亩撂荒地。如今企业覆盖4个乡镇,辐射带动5000余户1万余人加入养蚕产业增收。
今年4月,在蚕桑基地内,业主赵俊新建不久的现代化蚕棚安装上了自动上蔟、升降蚕台等设施,他对于今后蚕桑产业的发展,信心满满。

铸牢“文化”之魂

——乡村文化在传承和弘扬中的变现之道

核心提示: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是乡村社会得以延伸的基础。中江在文化振兴过程中充分梳理乡村的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产业文化等,并进行整合和文化元素提炼,从打基础、做内容和变现三大层面实现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走进“清风南华 荷韵南山”景区,沿着整洁的“亲莲大道”,步入南华镇南山村的廉政文化园,门边“德耀南华 尚廉先锋”8字醒目而耀眼。近年来,该村依托本土御史文化,通过综合梳理、分析廉政文化主题、南华镇地域文化、荷韵・南山景区特点等,以“南华胜境,一路清风”为主题语,打造出独特的廉政文化景观。
“南华莲塘胜景,荷风送香,以莲之君子品格寓意人之廉政清风,故凝练出‘南华胜境’之主题;而‘一路清风’内涵有三,一寓莲塘胜境的清新风光,二寓监察御史孟邵的一路清风,三寓廉政清风。”南华镇党委书记刘虎介绍道。
积金镇文玉村通过改造风貌、建设阵地,走出了一条独特的文化振兴之路。走进该村,入口处设置的门头石及墨绿色残墙格外引人注目,在门头石标识中突出“党建引领发展路”这一主题,残墙镶嵌青瓦、陶坛、犁头、水轮、老式收录机等农耕元素,别有一番风情。
“自从村里开始评选星级户,并且有奖励,大家参与村落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都大大提高了,我相信我们的家园会越变越好。”该村星级示范户李兴全激动表示。据了解,该村探索形成了“五星评比+企业赞助”的环境治理新模式,通过评选环境优美星级示范户激发群众的荣辱感和内生动力,

夯实“生态”本底
——乡村振兴必须以良好生态作为有力支撑

核心提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支撑点。近年来,中江坚持绿色发展,加强农村突出环境问题综合治理,不断完善农村生活基础设施,打造农民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提高乡村生态田园颜值,让乡村振兴绿色可持续发展。
“玉江水弯弯曲曲流,两岸花重重叠叠开。”郪江公园位于广福场镇宝峰社区,通过河堤整治、河道清淤、场镇污水管网建设、生态护岸等治理和生态修复,郪江生态环境显著提升,场镇面貌焕然一新,居民闲暇之余也能到生态文化长廊散步。
“以前这里就好比一条臭水沟,环境脏乱差,别说散步了,老百姓根本不想靠近这里。现在好了,环境打造得如此干净整洁,河边还有文化长廊,老百姓的休闲娱乐也有了新去处。”正在公园散步的场镇居民廖大爷开心地说道。
近日,居住在冯店的群众也有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去处,位于高速路口的湿地公园已基本完工并正式对外开放。过去此地是一个私营洗车场,洗车的污水直排广兴沟,在加上沿河沟住户家禽散养生活垃圾随意丢弃,导致河道臭味熏天,周围环境脏乱差的印象根深蒂固。
冯店镇党委政府把广兴沟河道整治作为改善城乡人居环境的突破点,根据群众诉求和冯店场镇现状,决定将广兴沟高速路口处打造成一处休闲娱乐湿地公园。在经过长达半年的施工,项目顺利完工,完工伊始,便吸引了附近群众打卡拍照,到了傍晚,公园广场更是成为附近居民跳广场舞、打乒乓球等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人民群众的幸福感显著提升。

系实“组织”纽带
——乡村振兴科学高效的体制基本盘

核心提示:组织振兴是确保乡村社会充满活力、安定有序的关键。中江探索以经济管理为主、行政管理为辅的组织振兴模式,通过引导村民组建乡村集体经济组织,带领村民增收致富,同时采取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方式,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
继光镇新天村位于省级水利风景区——继光湖核心区域,美丽的湖心岛、清澈的湖水、宽阔的水域、绵亘的峰峦、秀丽的继光河与宏伟的水库大坝交相辉映,吸引了无数游人到此观光、休闲、垂钓。2020年以来,该村围绕县委提出的“以继光湖为核心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区”发展布局,率先作为、主动突破,结合自身优势和潜力,借力“三变改革五大合作”发展思路,不断探索农旅发展、集体经济再造新模式,激活农村资源要素,增添发展新动能。
“我们今年在村内开展了清产核资,进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界定和股权量化,确认集体经济组织股东2065人,量化股份4204.15股。”继光镇党委书记李开文介绍道,“我们还选举成立了集体资产、土地、劳务、旅游、置业五大合作社理事会和监事会,完成五大合作社挂牌。”
据了解,该村以户口、承包经营权为判定条件,将股权分为基本股、农龄股、福利股进行量化,农民群众以身份、现金、劳力、房屋等资产入股五大合作社,将空泛的改革落到了实处。与此同时,通过五大合作将农民与村集体组织紧密相连,同时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后,能够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功能。
黄鹿镇紧紧围绕县委决策部署,以建设凯北粮油产业园核心区、区域中心镇为目标,坚持党建引领,依托自身资源优势,突出“山上林果药、田里稻鱼虾”新业态,把工作重心转到做好改革“后半篇”文章上来,着力创建“黄鹿湖”现代农业公园。目前该镇已建成现代优质粮油园区16000亩,特种水产园区5000余亩,特色水产总产量166万余斤,稻虾米年产量1250吨,总产值约1.63亿元。多经产业8000余亩,总产值2000余万元。
乡村振兴是一个历史过程,必须具备战略定力,加满油,把稳舵,鼓足劲,劈波斩浪,久久为功。接下来,中江将进一步压紧压实责任,强化使命担当,坚持“五大振兴”齐头并进,不断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突破、实现新跨越。


收藏 分享到:

我來說兩句

發表評論

熱門評論

沒有更多評論了

最新推薦